我的sylfeed設定筆記術(最終版)
sylfeed是iOS上的RSS閱讀軟體。

作者(的朋友)說想知道台灣用戶的經驗,剛好我也得把設定先記錄起來免得忘掉,所以就有了這一篇。
(2012/12/29 Ver 2.3.3 對應)
首先還是先說明我的網路文章整理習慣:
所以很明顯,Pocket(以前的Read it Later)跟Instapaper這兩個網路服務對我沒有用處,因為我需要的是可攜帶的圖文檔,而不是沒網路就不能使用的純雲端。
我的sylfeed設定是這樣:
第一次建立新帳戶時要選「Advanced mode 」on
以下採用英/日/正體中文對譯 (參考普通のサラリーマンのiPhone日記)

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,「period for new arrival」有一套自己的運作方式,很糟糕的是這邊的設定會跟後面的文章保留數字衝突,造成閱讀上的混亂,所以建議關閉。
「webpage preloading」是本App的一個賣點,可以在收訊好的地方先把所有網頁載入,在捷運中就能無視收訊好或壞,流暢的閱讀。
其他沒有什麼特別要提的。
這邊也是付費功能的一部分,可以改變閱讀的配色和字型大小。個人喜好僅供參考

這兩大項設定會改變閱讀介面和捲動速度。個人喜好僅供參考
我習慣和reeder一樣直接打開資料夾就可以閱讀,所以「open the folder directly」設為on。toolbar的手勢捲動很方便,所以設為on。

App作者提出了一個新型態的文章整理論。在sylfeed中可以從大量新聞清單中快速篩選想進一步的閱讀項目,這時設定成「original」就能一個滑動手指就加上標籤,這樣後續只下載需要的文章會很有效率 。這裡有作者的說明。另外也能送到Read it Later跟Instapaper去。
但是筆者是設定成 none,有兩個理由。
1.我相當依賴預載所有網頁,以便在捷運上閱讀,如果照上述整理論,變成我必須到達目的地時才載入選定的詳細網頁,這時候有其他事情要忙了。
2.取消這個功能可以讓左右滑動都變成刪除不要看的項目,所以就沒有左右手操作之分。
各位可以看看哪一種設定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再選用
不用進入App就看到有多少未讀,用熟悉的紅圈圈數字表示。最討厭這個顯示的我當然是off...
選項太多,只詳細解說一些需要改的地方

這個程式最令人困惑的就是這部分,再加上前面「period for new arrival」的設定會互相干擾,預設值問題相當大。目前我這樣修改過後,還沒發現有互相干擾的狀況。
starred (加星號)和 read (已讀),如下圖設定

在這裡最大的重點是,要正常和Google reader雙向同步,就一定要把 Read 設定為 Enable。*原理不明
外部服務(外部サービス)功能連動的開關,就不附圖了。沒有plurk和Evernote有點遺憾,有需要Read it Later跟Instapaper的人可以打開它們
基本上這樣設置應該沒有什麼問題(有的話會隨時更新)。我已經把Byline和Reeder冷凍起來了
Sylfeed 2.1.1(¥170)
程式類型: ニュース,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
發售商: GACHANET - GACHANET(size: 2.1 MB)
下面是我對未來功能的期待,因為作者會看所以寫在這裡:
設定的簡化(新着アイテム? 新着記事? 保持するアイテム数? ... 設定わからない、内の說明がイマイチ何を示しているのか不明。検討をお願いしますですm(_ _)m)*important
對應Google reader的「將所有項目設定為已閱讀」(Web版のGoogleリーダーの「すべて既読にする」機能を対応. NEED 2way-Syncing "mark all as read" items from Google Reader. because so many user like “Mark All as Read" in their PCs/MACs , it means as soon as I’ve read something (with "Mark all as read button")on my desktop, it’s same in sylfeed too. )*important
新增Evernote保存機能(Evernote連携機能を追加)
新增plurk投稿機能(plurk投稿機能を追加)
提供用戶手冊(ユーザガイド/操作説明を提供)
正體中文介面(繁体中国語を対応)
各位如果有需要請與作者用英文或日文溝通
作者(的朋友)說想知道台灣用戶的經驗,剛好我也得把設定先記錄起來免得忘掉,所以就有了這一篇。
(2012/12/29 Ver 2.3.3 對應)
首先還是先說明我的網路文章整理習慣:
- 對於常態情報來源以RSS來訂閱,以Google Reader當容器
- 在網路上遇到想以後看但不長期保留的文章,就先用書籤標記起來。再用Xmarks雲端同步,如此一來任何時候只要有上網裝置都能存取
- 在網路上遇到想長期保留的文章,就用Evernote複製一份在本機,雲端則是備份。
所以很明顯,Pocket(以前的Read it Later)跟Instapaper這兩個網路服務對我沒有用處,因為我需要的是可攜帶的圖文檔,而不是沒網路就不能使用的純雲端。
我的sylfeed設定是這樣:
第一次建立新帳戶時要選「Advanced mode 」on
以下採用英/日/正體中文對譯 (參考普通のサラリーマンのiPhone日記)
Syncing
- Unread Management/未読管理/未讀項目管理:全部設為on,包括打星號的項目
- image preloading/画像の先読み/預先讀入圖片:全部設為on,並在Unread Management only打勾
- webpage preloading/Webページの先読み/預先讀入延伸頁面:根據自己的閱讀習慣,點選每次同步時要載入的預讀項目,並在Unread item only打勾
- period for new arrival/新着アイテムの期間/設定系統保留新項目的週期:none (禁止App內建的新項目保留)
- auto sync/自動同期/自動同步:never
- Biriectional sync/双方向同期/雙向同步:on
- Notification/通知/通知中心:on
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,「period for new arrival」有一套自己的運作方式,很糟糕的是這邊的設定會跟後面的文章保留數字衝突,造成閱讀上的混亂,所以建議關閉。
「webpage preloading」是本App的一個賣點,可以在收訊好的地方先把所有網頁載入,在捷運中就能無視收訊好或壞,流暢的閱讀。
其他沒有什麼特別要提的。
Appearance
- Tint color:sylfeed blue
- texture:solid
- contrast:0.85
- monochrome:off
這邊也是付費功能的一部分,可以改變閱讀的配色和字型大小。個人喜好僅供參考
Navigation
- open the folder directly:on
- toolbar gesture:on
- mark all as read:ask before
Reading
- paging style:original
- Load content Method:Readability
- scroll speed:very fast
- font:Helvetica/1.0
這兩大項設定會改變閱讀介面和捲動速度。個人喜好僅供參考
我習慣和reeder一樣直接打開資料夾就可以閱讀,所以「open the folder directly」設為on。toolbar的手勢捲動很方便,所以設為on。
Read later
- read later method: original or none
App作者提出了一個新型態的文章整理論。在sylfeed中可以從大量新聞清單中快速篩選想進一步的閱讀項目,這時設定成「original」就能一個滑動手指就加上標籤,這樣後續只下載需要的文章會很有效率 。這裡有作者的說明。另外也能送到Read it Later跟Instapaper去。
但是筆者是設定成 none,有兩個理由。
1.我相當依賴預載所有網頁,以便在捷運上閱讀,如果照上述整理論,變成我必須到達目的地時才載入選定的詳細網頁,這時候有其他事情要忙了。
2.取消這個功能可以讓左右滑動都變成刪除不要看的項目,所以就沒有左右手操作之分。
各位可以看看哪一種設定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再選用
Home Screen
- show unread count:off
不用進入App就看到有多少未讀,用熟悉的紅圈圈數字表示。最討厭這個顯示的我當然是off...
Subscription list
選項太多,只詳細解說一些需要改的地方
- feed>keep items: "zero" (閱讀過的文章在下次同步時不保留)
- folder>download target: unread only (只下載沒閱讀的文章)
- folder>period for download: all(下載任何時間點的文章)
這個程式最令人困惑的就是這部分,再加上前面「period for new arrival」的設定會互相干擾,預設值問題相當大。目前我這樣修改過後,還沒發現有互相干擾的狀況。
- states
starred (加星號)和 read (已讀),如下圖設定
- starred: Enable、unread、image preload 開啟,keep items 50
- read: Enable、keep items 0
在這裡最大的重點是,要正常和Google reader雙向同步,就一定要把 Read 設定為 Enable。*原理不明
External services
外部服務(外部サービス)功能連動的開關,就不附圖了。沒有plurk
基本上這樣設置應該沒有什麼問題(有的話會隨時更新)。我已經把Byline和Reeder冷凍起來了
程式類型: ニュース, ソーシャルネットワーキング
發售商: GACHANET - GACHANET(size: 2.1 MB)
下面是我對未來功能的期待,因為作者會看所以寫在這裡:
今後に要望
設定的簡化(新着アイテム? 新着記事? 保持するアイテム数? ... 設定わからない、内の說明がイマイチ何を示しているのか不明。検討をお願いしますですm(_ _)m)*important
新增plurk投稿機能(plurk投稿機能を追加)
提供用戶手冊(ユーザガイド/操作説明を提供)
正體中文介面(繁体中国語を対応)
各位如果有需要請與作者用英文或日文溝通
「將所有項目設定為已閱讀」是按最下方的「未閱讀數目」,挺怪的設計
回覆刪除我也是隨便亂玩發現的...XD
「全部設為已讀」這個動作從sylfeed送到google是正常的,但是反過來不正常
回覆刪除還挺令人困擾的...
是說有沒有適合iPad用的RSS reader啊? XD
回覆刪除Feedly, Flipboard, Pulse,當然還有經典的Reeder for iPad
回覆刪除自己選一個吧
Sylfeed 有什麼優於 Byline 的功能嗎?
回覆刪除我注重的是離線全文閱讀的功能。
我一直用 Byline 用的還算順手,不過看你不再用 Byline 了,
讓我很好奇啊~~~~
sylfeed目前還是沒有byline穩定,所以我已經用回去了。
刪除最近比較忙,不然我本來想更新一次評比的